[用餐時間:2016/06]
來台灣的韓國連鎖餐廳越來越多了
除了原先許多美味的台灣韓式料理外
進軍台灣之後讓我們不用搭機就能享受在地美食
最近終於吃到來台灣也已經一週年的「八色烤肉」
到現在還是很難訂位 囧
很早期開始看我部落格的朋友
或是有收看過一個人33天首爾日記的人可能還有點印象
到首爾生活第一個聚餐就是衝去吃新村站的八色烤肉
因為這我一個人真的無法吃啊啊啊啊
台北第一間分店位在微風忠孝的後方
也就是Spao後面,216巷過忠孝東路後的另一邊:223巷
位置很好找,離捷運站不遠
我們有預先訂位,現場看是幾乎滿位
座位的設計不是特別大,看起來大多是4人位
我們5人坐覺得頗擠,桌上餐具、菜盤又多,有點放不下
建議可以先看套餐的部分
4人以上就可以分享八色套餐 $998 比較合適
一次吃到8種口味
不夠的再看喜歡八色裡面那些口味
再另外加點肉 $300
也可以加點主食拌麵、冷麵、拌飯
或是辣炒年糕、蒸蛋(菜單上寫蛋羹)等配菜
桌面上大大的烤盤
上面有擺放拌好的泡菜豆芽
另一邊則是附贈的海鮮鍋
有青菜、一些些海鮮
裡面料不能加、但湯可以續
我們自己還加點了韓式拉麵 $30 (就是辛拉麵那種泡麵)加進去
5個人分食,一人大概一小碗不會太飽
我超愛吃韓國泡麵麵條、很Q又不爛,每次必點!
一開始上桌看到是清湯,要把辣醬煮一煮攪散
就是有點微辣的湯頭喔
我覺得吃肉中間交替喝點海鮮湯很不錯
特別是如果你們有喝真露、啤酒的話,更適合配點熱湯
另外配料有辣醬、生菜沙拉、糯米椒、包肉生菜、蒜頭
生菜類都可以續加
店員會把蒜頭野放到烤盤上烤,可以削減一些蒜頭的嗆辣
但我自己喜歡生蒜XD跟我一樣的朋友記得挑幾個起來
接下來肉上場了,這時候真需要廣角鏡XD
口味分別是人篸、紅酒、松葉、大蒜、香草、咖哩、大醬、辣椒醬
按照排序是口味由淺到重
但因為我們裡面有孕婦在人篸、紅酒、花草不能食用
所以我們烤的時候沒有按照順序
這邊也是有桌邊服務
一開始會先烤四種口味、四片三層肉
就把烤盤擺得滿滿滿
剩下空間鋪上杏鮑菇跟金針菇一起烤
第一批4種口味好像比較焦一點XD
不過三層肉蠻耐烤的,焦焦的、咬下去還是很有油脂
有時候我自己也會烤乾一點,吃起來乾香乾香
比較不油不膩
第一批先吃松葉、大蒜、咖哩、大醬口味
不過就跟我在韓國吃的一樣,其實差別沒有那麼明顯哈哈
我在韓國吃有覺得大蒜比較吃得出來
但這次在台北店覺得咖哩有比較明顯一點點
烤倒差不多店員會幫忙剪成小塊
直接吃、用生菜泡菜包肉、或配白飯都很好吃
跟生菜搭配包成一口的大小,我自己還會加上蒜片跟辣醬
第二批我們吃的是人篸、紅酒、花草、辣醬
這次的服務員控制的就很剛好,每一塊都沒有過焦
只有肥肉的地方焦香金黃
辣醬跟大醬一個主打辣味、一個主打鹹味
但我覺得也沒有到很辣,可以自己再沾醬或搭配蒜頭
另外朋友有覺得紅酒味也算明顯
我自己則是覺得花草還是松葉有點像青醬
吃起來很大人口味、蠻好吃的
等待三層肉熟透時
可以先享用我們點的蒸蛋
看起來小小鍋其實份量不少
吃起來似乎有用高湯下去蒸
蛋本身也很滑嫩!整鍋被我們吃的光光
最後,我們點的起司炒飯要上桌了
店員會留下一點點海鮮湯
加入白飯、魚卵、海苔
跟湯汁快速拌炒、均勻混合
讓白米飯吸收滿滿的湯汁精華
最後鋪上乳酪絲,讓湯汁收乾
炒飯也呈現些微鍋巴乾乾的狀態
上面起司都融化之後就可以享用了
大家一人一湯匙共享,每一口都拉出長長的絲
炒過的飯蠻入味的,我自己是特別喜歡有鍋巴脆脆的口感
整餐吃完後大約1千2左右,5個人差不多八分飽狀態
金額比我預估的划算,所以覺得CP值蠻高的
一次可以吃到很多肉,配菜、炒飯也算不錯
建議大家還是先訂位喔
地址:106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 223 巷 10 弄 3 號
營業時間:11:30 – 0:00
訂位:使用EZtable APP線上訂位
每月1號中午12點,開放下個月時間訂位
延伸閱讀 | 台北韓食
[美食] VEGE TEJI YA 菜豚屋(八德店),超滿足的日韓式烤五花肉
無留言